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现将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对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略)—**年1月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兼传真):**—(略)
通讯地址:(略)(东)**号
邮编:**
项目名称 | 罗平西风电场一期(阿岗片区)项目 | 建设地点 | 罗平县西北部及麒麟区东南部一带的山脊 | 建设单位 | 国电(略)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略) | ||
项目概况 | |||||
本项目场区范围主要涉及罗平县阿岗镇、马街镇、九龙街道及麒麟区东山镇,场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北纬**°**′~ **°**′之间;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装机容量**mw,计划安装**台单机容量5.0mw和**台单机容量6.**mw的风电机组;项目拟对己建成运营的阿岗风电场一期**kv升压站进行扩建(安装一台容量为**mwa的主变)、新建**kv升压变电站1座(安装一台容量为**mwa的主变)。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
施工期:(1)生态影响:工程永久占地面积约2.**hm2,将改变该部分土地的现有性质,临时占地约**.**hm2,该部分占地在工程竣工后可通过一定植被恢复措施使其保有一定的植被覆盖率或恢复成耕地;(2)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3)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土方开挖、回填及建筑材料的堆放、现场搬运,物料运输、风机、箱变、集电线路基础及道路开挖、平整、物料装卸和运输等等施工环节;(4)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道路修建、场地平整、风电机组和箱式变压站基础开挖,升压站土建工程施工时施工机械噪声,工程运输车辆交通噪声,风电机组吊装机械噪声等;(5)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弃渣和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根据项目《水保》资料,项目工程产生永久弃渣**.**万m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设置临时堆放点,统一收集后及时清运至就近的村寨,与村寨生活垃圾一并统一妥善处理。运营期:(1)废水:风机运行过程中无废水产生,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为升压站内值守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2)废气:风力发电项目为清洁能源项目,运行期间风机本身是不存在大气环境影响的;新建升压站区域设有一个职工食堂,仅食堂会产生少量油烟废气;(3)噪声: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风机噪声和升压站变电器噪声;(4)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生活垃圾、检修废油、变压器油、废旧蓄电池。(5)电磁辐射:通过类比分析,可以预测本项目改扩建的**kv升压站、新建的**kv升压站建成投运后,其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强度将均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远小于**ut,电磁环境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 | |||||
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主要环保措施: 1、陆生生态 施工期:①收集区域内的绿化树种用作后期植被恢复和绿化(设置临时苗圃);②施工面建设尽量缩小规模;③减少占地及生态恢复措施;④动物、鸟类影响减缓措施。 运营期:①每台风电机组周围,每年进行两次杂草清理;②在风电机组周边,尽量不采用夜间照明;③加强绿化工作;④风电场建成后应加强场区巡视,如在场区内发现受伤的鸟类,由电场工作人员送交当地林业站统一管护或放生,并研究发生鸟撞的原因,记录发生撞击的鸟类种类,并进行存档记录。 2、废水 施工期:①设置临时沉砂池,废水处理后回用,禁止外排;②设置生活污水沉淀池,生活污收集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③施工营(场)地周边设置3个防渗临时旱厕,定期请周边农民清掏作农肥,施工结束后对旱厕进行填埋;④对周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措施。 运营期:①运行期升压站工作人员生活污水通过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场区绿化或林灌,禁止外排;②在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增设一个清水收集池,用于暂存处理后中水(雨天);③事故排油贮油池的放空和清淤用潜水泵抽吸,装入规定的容器内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3、噪声 施工期:①严格加强管理,运输车辆沿线经过居民点地段必须减速、禁鸣,同时夜间禁止运输行为等;②对施工运输车辆行驶时间、行驶路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运输车辆禁止使用音量高于**db(a)的喇叭;③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从噪声源头减缓机械噪声影响;④加强各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减少运行噪声;⑤加强施工管理,一般情况下禁止夜间施工,若因施工工艺需要,确需连续施工则需事先申报,经施工所在地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并提前告示当地居民;⑥在距离施工点相对较近的村寨施工时,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确保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避免多个产噪设备同时使用,尽力减少噪声对周边村民点的影响;⑦加强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⑧整修道路时,为减小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应合理制定施工时间。 运营期:①在风电机组招标设计时,选择具有较好防噪设施的机组,运营期加强对风机的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②在升压站周围密植绿化带,围墙外种植一些树木等,从而尽力降低厂界噪声的影响;③对运营期风机噪声进行跟踪监测;④对升压站电场管理人员居住地的窗户采用双层隔音窗户;⑤为保护拟建风电场项目周边居民不受项目运行期间风机噪声影响,本环评要求设置**m的噪声防护距离,本拟建项目风机建设前需向主管部门备案,要求本项目风机机位周边**m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区。 4、废气 施工期:①施工方应禁止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车辆等进入施工场地;②运输粉状材料及施工垃圾等车辆应覆盖蓬布,避免尘粒沿途散落;减少汽车经过和风吹引起的道路扬尘;③施工期间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对施工现场、交通道路洒水至少3次(降雨日除外),春季干旱多风日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④尽量不在大风天施工作业,尤其是引起地面扰动的作业;⑤施工期间对风机基座开挖的土方回填后剩余的土应及时清运走,及时恢复植被,减少风蚀强度;⑥对临时堆土点的弃土弃渣应尽快回填利用或清运至弃渣场,暂时不能利用的采用编织袋进行临时挡护,顶面用土工布进行覆盖;⑦在距离施工点相对较近的村寨施工时,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大风天尽量不进行施工作业,运输车辆经过村民点周边时要减速慢行,采取对施工区域进行洒水降尘等措施,尽力减少施工扬尘对周边村民点的影响。 运营期:①升压站区域内设置有食堂,在食堂内应安装抽油烟机等油烟净化设施。 5、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1)施工弃渣处理要求:①出渣必须严格按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渣场集中堆放,不得沿途随意倾倒。应优化弃渣方案,加强后续水保设计,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②在弃渣前完成拦挡和排水措施,严格遵照“先拦后弃”的原则,完善拦挡措施和排水设施,防止堆渣过程对渣场下游的影响。③弃渣运到渣场指定地点应及时完成摊铺、碾压,对渣体边坡进行修整。④弃土结束后,及时进行覆土和植物恢复措施的施工,避免坡面场面长时间裸露。(2)在各个施工区域分别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施工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回收可利用部分,剩余部分及时清运至就近的村寨,与村寨生活垃圾一并统一妥善处理。 运营期:(1)一般固体废弃物:①在升压站区域内设置垃圾收集设施,环评建议在场区建一个垃圾池(封闭式的)。②运营后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分类处理,回收可利用部分,剩余部分先暂存在该垃圾池内,再定期由业主自行找车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清运至阿岗镇城市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置。(2)危险废物:①主变—事故油池防渗措施:事故油池底部和四周设置防渗措施(等效黏土防渗层 mb≥6.0m,k≤1.0×** -7cm/s),确保事故油和油污水在存储的过程中不会渗漏;②箱变—集油坑防渗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中的相关防渗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个集油坑的防渗措施做到位;定期对箱变进行检查、维护;③废机油:升压站内设置单独的危废暂存间(暂存间必须符合相关建设要求),用专门的油桶将废机油进行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严禁随意丢弃。 6、电磁环境 主要措施:经围墙挡护、距离衰减;(1)升压站内电气设备应采取集中布置方式,在设计中应按有关规程采取系列的控制过电压、电磁感应场强水平的措施,如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之间的电气安全距离,选用具有低辐射、抗干扰能力的设备,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选用带屏蔽层的电缆、屏蔽层接地等,将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磁环境影响。(2)合理选用各种电气设备及金属配件(如保护环、垫片、接头等),以减少高电位梯度点引起的放电;使用合理、优良的绝缘子来减少绝缘子的表面放电,尽量使用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3)对大功率的电磁振荡设备采取必要的屏蔽,密封机箱的孔、口、门缝的连接处;控制箱、断路器端子箱、设备的放油阀门及分接开关尽量布置在较低场强区,以便于运行和检修人员接近。(4)在危险区域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并做好警示宣传工作,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图文标志。 7、环境风险 (1)主变--变压器油风险防护措施;(2)箱变--变压器油风险防护措施;(3)风机维修与运行润滑油风险防护措施;(4)危废暂存间检修废油泄露、火灾风险防护措施;(5)油品和危险废物运输环境风险防护措施。 | |||||
公众参与情况 | |||||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期间建设单位作为环评公众参与的唯一责任主体,于(略)~(略)在罗平县人民政府网站上进行了网络公示(征求意见稿),期间同时也在拟建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等公示栏进行了粘贴公示;(略)、**月**日两次在曲靖日报进行了报纸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年**月**在罗平县人民政府网站上进行了网络公示(报批前公示)。 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公众及相关社会团体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表格**份(其中**份属个人调查,**份为相关社会团体、单位调查),回收**份,整体回收率**%。部分调查团体及群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方面提出了好的建议和意见。 |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 公众参与调查真实性承诺 | ||||
注:项目概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